提高日常警惕和防范: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交友要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借贷平台少接触,急需用钱找家人;
4,不轻信陌生人,遇到寻求帮忙找警察。
遇事要深思 不上骗子当
校内诈骗案的主要手段:
1,投其所好,设局骗取钱财利用真实身份;
2,制造虚假合同冒充学生干部,进入宿舍推销;
3,假冒网购平台客服,骗取银行卡 。
鱼因馋上钩人因贪受骗
学生防骗小常识:
1,不要贪图小便宜,天下无免费的午餐;
2,不要轻易参与骗子的游戏活动;
3,不要相信客服电话商品退款银行卡转账;
4,不要马路上购买无证摊贩不了解合理价格和标准质量的商品;
5,警惕骗子利用封建迷信诈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对诈骗说“不”更要防止被诈骗,当遇到类似诈骗事件时,我们要牢记“防骗四不”,凡是涉及到钱,都不要盲目转账,要通过电话等方式确认,才可转账,不管多么紧急,一定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确认。防止钓鱼欺诈网站、仿冒公检法诈骗电话等不法侵害。手机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要留意聊天对话框弹出防诈骗提醒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有效防止账号被盗导致的诈骗行为发生。
每位大学生都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等反诈利器,它们为我们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增强我们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有效保护财产安全,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发动家人、亲朋好友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准确填写信息,实名认证,启动“诈骗预警”功能,有效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害,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预防诈骗,从我做起,当代青年应认真学习防诈骗知识,将预防诈骗牢记于心。一.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走开,挂掉电话。二.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三.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四.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决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我们不仅要预防诈骗,也要对诈骗说“不”,不要因为蝇头小利,将自己害于牢笼之中。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以一双慧眼精准识别骗子的手段 保护好自己的权益。相信新时代青年能够谨防诈骗,保护自身安全,又能够为无诈骗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社会“无骗”,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