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12.13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上传时间: 2021-12-13   浏览:0

12.13国家公祭日/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南京大屠杀(英语:Nanjing Massacre, Rape of Nanjing)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
图片

       “无以祭则无以记,无以记则无以痛,无以痛则无以思,无以思则无以立,无以立则无以强,无以强则被欺。”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图片
       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
       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图片

 
      公祭日当天,除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外,同时安排了6项悼念纪念活动:
      一是举行下半旗仪式;
      二是南京市部分区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三是全国抗战主题纪念(博物)馆同步举行悼念活动;
      四是组织“世界和平法会”;
      五是举办“烛光祭”活动;
      六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同步开展悼念活动。
      我们自然应该珍惜如今的和平盛世,动辄要出兵要诛谁,不甚理智。
     然而这段噙泪的记忆,不仅要嘴上勿忘,更要时刻拿出来看看。
      只有痛,才能记住。
图片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  电话:0532-86667234 |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 |  备案号:鲁ICP备200073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