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时间: 2024-01-20 浏览:0人
寒假“返家乡”
社会实践进行时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利用家乡资源创造条件、做好保障。国际教育学院的同学们暂别校园,踏上“返家乡”的征程,从校园走向社区,从课本走向社会,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拓宽视野和人生阅历,同时在付出汗水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下面来听听他们在这些日子里的“返家乡”实践感悟吧!

(国际教育学院 2023英语本科3班 张缘)
一月初放假以后,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报名了“返家乡”大学生实践活动,并在审核成功后成为家乡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书屋从事图书整理和编号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和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合作,把社区捐赠和购买的图书先分类,再分别登记编号,这是一件需要大量时间和耐心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快速将成摞的图书分门别类的摆放好,还要迅速翻找找到它们所属的类别,并将其编号登记,在贴上标签方便查阅。我所获得的最大感悟是明白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虽然一开始对分配到的部分不太熟练,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配合不仅提高了工作完成的质量,也提高了工作完成的效率,我们都很高兴能为社区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 2023英语本科2班 于俊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离开校园,我第一次真正体验到了社会生活。对于这段实习经历,自己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相对于学校而言,社会是更丰富的人生课堂,教给我们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我们实际动手能力。在学校,我们更多地是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操作。为了将来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我们必须经常参与社会工作、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汲取知识,积累经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在这一月的实践中时时刻刻体会着基层人民群众最需求的是什么,为此我积极配合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去。

(国际教育学院 202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1班 宫晶晶)
第一次离开学校,踏足社会,社会实践的经历让我得到成长。作为在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在社会里的个体,我们也应该学会服从、付出、充满热情。习近平同志激励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以高要求来要求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积极为人民服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有机会为我的家乡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我告诫自己,工作中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坐得住板凳,耐得下性子。在此次实践中还培养了我与人相处的能力,敢于与人交流,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深知工作的不易,更激发我好好学习的动力,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为家乡谋得更广阔的未来。
下一步,我院继续积极推进“返家乡”实践工作,持续优化实践模式,拓展实践内容,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不断提升实操能力和综合素养,引导他们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使命感。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 电话:0532-86667234 | 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023 号 | 备案号:鲁ICP备20007371号-1